近日,中宁县人民法院长山头人民法庭立足司法为民宗旨,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通过线上调解方式,快速、妥善化解两起因当事人地域距离远、工作时间冲突引发的货物欠款纠纷案件,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彰显了司法服务的温度与效率。
法庭受理案件后,承办法官及时梳理案情,发现两起案件原告均在甘肃省,往返法庭参与诉讼不仅路途遥远、成本较高,且因日常工作时间固定,请假不便。这给传统的线下调解模式带来了现实困难。为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,及时化解矛盾,长山头人民法庭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,决定启用“线上调解”方案,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远程视频沟通。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反映工作日白天时间繁忙,难以抽出完整时间段,为确保调解能够顺利开展且不影响当事人的正常工作,法庭工作人员主动调整工作安排,提供“延时服务”。他们提前与当事人沟通协调,将调解时间安排在当事人下班之后。承办法官及书记员加班加点,通过线上平台与双方当事人建立了连接。
调解过程中,法官耐心引导双方陈述事实、表达诉求,细致梳理货款金额、支付期限等争议焦点,并从法理、情理角度进行释明和劝导。线上调解模式打破了空间限制,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最终,在法庭的主持下,两起案件的当事人均消除了对立情绪,就欠款支付事宜达成一致调解意见,并通过在线平台对调解协议进行了确认。整个调解过程规范、顺畅,实现了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的良好效果。
两起案件的成功调解,是长山头人民法庭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诉讼服务”模式、深入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的生动实践。通过线上调解与弹性工作时间的结合,不仅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解纷成本,极大方便了诉讼群众,更显著提升了纠纷化解的效率,真正“跑出了”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的“加速度”。(通讯员 马兰)